文章分享

失親家庭青少年時期生心理層面之影響與調適

【撰文】陳佑淵老師

【適讀對象】社會大眾、專業人員

【家庭生命週期】五、家有青少年

自古以來「家庭」是青少年成長的支柱,更是社會支持的重要來源。青少年時期的生、心理層面健康與否跟原生家庭有著莫大關聯,家庭氛圍的快樂悲傷程度、家長能否協助子女解決生活上的問題、關愛程度、手足關係等等,都是影響青少年時期生、心理成長的重要決定因素。

失親家庭的因素包含未成年子女的雙親或一方因死亡、入獄、失蹤,或雙親、祖父母之一,因重病須長期臨床照顧,至雙親離異、遭棄養、無雙親教養等之家庭,這些都是家庭中重大的變化與壓力,過去傳統社會當中,造成失親最大因素為「喪偶」;然而,近年來隨著歐美社會風氣的東漸,家庭結構環境改變,最主要原因為父母的「離異」;現實生活中失親家庭家長忙於工作,常以金錢物質來滿足青少年所需要的愛與關懷,卻疏於跟子女的溝通相處。所以,生活在失親家庭的孩子其生活背景特殊,可能會產生與非失親家庭孩子不同的生、心理狀況。對青少年來說,身處有主要照顧者離開的家庭,生理成長可能缺乏家長細心的呵護照顧,身體發展產生遲緩,心理上經常感到無助、孤單的感受;然而,青少年期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,需要家長更多照顧與關懷,如何讓青少年心理接受自己是一大挑戰,他(她)必須克服許多心理層面的問題與面對外來社會異樣眼光的挑戰。

失親家庭的青少年亦可能常在「追尋獨立自主」與「受家長保護」之間擺盪;失親家庭的家長可能有補償心理,很難拿捏要「孩子適性發展」,或是「嚴厲管教孩子」,導致家長和青少年陷入矛盾之中,造成溝通上的誤解與障礙。根據心理學家艾瑞克森(E.H. Erikson)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,將人生全程視為連續不斷的人格發展歷程,並以自我成長的內在因素作為人格發展的動力,因此,內在因素具有社會性。艾瑞克森以人生危機性質的不同,把人的一生劃分為八個階段,每個階段均有其衝突存在,而所謂的成長,便是克服這些衝突的過程。在12~18歲青少年時期的發展任務是自我統整,發展危機則是角色混淆;若在這個時期發展順利,就會有明確的自我觀念與自我追尋的方向,如果發展產生障礙,就會讓青少年產生生活無目的、無方向,時而感到徬徨迷失。就失親家庭的青少年常見的身心問題,概述如下:

(一)自我概念失調:青少年期的孩子對自我概念的建立與定位,還在人生建構的初期,受家庭、學校與社會的價值觀影響甚鉅。因為失親、社會流行潮流風氣,以及媒體的正負面報導,造成青少年在自我概念的建構產生混淆的現象與分歧想法。

(二)行為易怒暴躁:青少年階段是情緒敏感的轉換時期,容易出現持續易怒、強烈暴衝,經常情緒失控,而失親所造成的心理適應問題與情緒障礙很容易影響外顯行為。

(三)身體狀況較差:正值發育時期的青少年來自家長的照顧與呵護減少,經常飲食不正常或心理因素,而造成生理上的病痛,例如:經常性頭痛、整天無精打采沒有活力。

(四)焦慮情緒反應:青少年時期人格發展未臻成熟,而外在壓力的承受能力薄弱,缺乏主觀的判斷與彈性,容易產生負面的情緒。

(五)身心發展失衡:青少年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,失親家庭的家長常把孩子作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,為了彌補孩子所失去的愛,經常過度遷就溺愛,而對孩子百依百順;往往導致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,身心發展受到嚴重壓抑,形成膽小、缺乏自信心的性格。

針對上述現象,對於失親家庭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影響,作以下建議:

(一)輔導青少年正向情緒管理:家長能以「同理心」、「關懷」去瞭解青少年在此階段的變化與想法,調整親子間互動的節奏,並引導青少年覺察、允許與接納自己的情緒,幫助他們以正向包容、體諒的心,作情緒的主人,體驗情緒的豐富性,並學習如何管理與表達自己的情緒。

(二)建立親子良性互動溝通管道:面對身心轉變時期的青少年,家長要主動關心和積極傾聽他們的聲音,同理孩子的心情,保持平常心與理性,讓孩子願意跟家長分享內心的世界,彼此心靈契合,方能暢通親子溝通管道,建立相互信任感。

(三)高度的角色認同與統整:在面對自我概念探索與追尋的發展議題上,家長與青少年彼此尊重,採取平等的姿態以進行有效的溝通,協助青少年建立正向的自我概念,明辨是非善惡,使其角色認同得到充分的發展,以培養健康的人格。

(四)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網絡:失親家長須獨自肩負家庭的親職功能,進而讓青少年獲得更多家人與同儕的支持系統,轉化各種不同的成長關懷方式,期待每一位失親青少年的夢想都可以被支持,並焠鍊出生命發光,發熱的成長歷程。

(五)家長正確的青少年教養觀念與態度:家長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,成為孩子行為學習的榜樣,以正向情緒教導孩子,克制自己不良情緒,善用正向讚美與肯定的話語,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,協助孩子建立樂觀進取、自信的態度。

文章來源取自教育部